中国排球联赛转会制度-排球中国队还有机会吗
1.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2.排球超级联赛“超”在哪儿
3.朱婷能在国外打球,李盈莹为什么不能去?是天津不放人?还是没实力?
女排夺冠,中国排球能迎来商业化转机吗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56岁的“铁榔头”朗平和年轻一代的女排队员,让传承三十多年的“女排精神”,再次将全国上下点燃。
排球与足球、篮球并称为“三大球”,观赏性不亚于后两者。中国的“三大球”中,排球成绩最好,而且 三十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女排情结”的庞大的群体基础。但是,中国排球的商业化程度却远逊于足球和篮球。
在举国体制下的“大球”运动中,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五个世界冠军,一度辉煌并催生了“学习女排精神”。中国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就算没亲眼见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年代,多少皆有耳闻。自90年代以来的多年里,中国女排成绩历经起伏,在今年里约奥运会时隔12年再夺金牌,着实赚足了几代人的感慨。
排球在国家队层面很火,联赛层面很冷,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虽然中国女排频频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但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吸金效应,远不如足球和篮球。多年以来,中国金牌至上的体育战略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众多运动项目的商业化进程,排球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政策层面推进联赛职业化改革,国内体育产业整体升温,各路资本介入,加之女排奥运会再夺金引发讨论热潮,中国排球能否真正迎来商业化的转机?
没有赞助商的排球联赛
2015年9月,朗平率领中国女排重夺女排世界杯冠军,排球迷们热情高涨,然而,一个月后的全国排球联赛的冠名商却仍然空缺了。没了赞助商,也没了装备提供商,刚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排球,沉陷于商业开发困境,令人唏嘘。
中国从1996年创立排球联赛以来,先后有金施尔康、维达、步步高、安踏和361°成为赞助商。2015年,彼时361°和联赛推广方中视体育的合同到期,排管中心和中视体育的合同要到新赛季排球联赛结束之后才到期,两者出现了时间差,361°退出后没有新的冠名赞助商接替,中视体育“兜底”承担相关的办赛费用。
中视体育对中国排球联赛的开发和包装运营被广为批评,连最基本的赛事转播场次都无法保证。为期十年的合作到期后,2016年6月,体育之窗竞标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权。体育之窗曾运营过中国女排系列赛、2015女排亚锦赛、天津赛区女排联赛、中日女排对抗赛等多个排球赛事。
体育之窗签下合同之后对外称:“未来将与中国排协一起共同打造中国排球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运营体系,搭建中国排球联赛全产业合作平台,以此来推广中国排球联赛,做好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工作。在联赛商务赞助、赛事运营、电视版权、特许授权、球迷票务、明星经纪、电子竞技、场馆建设等诸多方面。”
具体的签约价格并未对外公布,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与体育之窗合作签约价格与中视体育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排协在其通稿中称,与体育之窗的合作“标志着中国排球联赛的职业化改革,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也预示着中国排球联赛运营推广工作将向市场化和商业化大幅迈进。”
从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排球运动不乏市场开发潜力。据中国排协统计,2015-2016年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在引入外援、观众人数上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男、女排联赛的决赛上座率基本超过了90%,其中男排决赛上海队的第二场比赛甚至出现了“超员”,上座率达到了107%。
职业化的基础是俱乐部制度。将排球联赛进行商业化运作,前提是打破依附于金牌战略和全运会思维的体系。职业化改革虽早在几年前就提及,但对比足球、篮球旗帜鲜明的市场化职业化大旗,排球联赛的路要难得多。
中国女排的庞大粉丝基础今天(8月21日)得到了充分验证,可谓“人气爆表”。对阵塞尔维亚的这场奥运决赛收视率堪称逆天:媒体截取的全国电视收视率排行榜显示,CCTV5的收视率超过56%,排名第二的是同样转播这场比赛的CCTV1,两者之合达到惊人的70%。同一时期湖南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收视率仅1%左右。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被女排夺冠的话题刷屏,“女排精神”再次被引爆。
恒大女排的资本幻影
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高调而来、低调而去,令恒大女排成为市场上一个从辉煌到黯淡的资本故事。
2009年,当时的恒大地产递交上市申请,在IPO缄默期,恒大高调入主广东女排,邀请郎平执教。随后,恒大女排飞速崛起,从甲B跻身甲A,第一年就打进决赛,后连续斩获甲A冠亚军。
恒大女排以企业模式运作,注册资金2000万元,打造出了国内惟一一支完全职业化运营的排球俱乐部。这波辉煌持续了5年,恒大女排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恒大不再投资女排,球队濒临解散”的消息广为流传。公开报道称,2014年4月,恒大女排二队队员搬离恒大豪华公寓,让位给恒大男足。恒大方面当时对此回应,广东恒大女排仍由恒大集团投资与管理,并将组队参加2017年全运会。
与此同时,朗平重回国家队执教。2015年,恒大女排从甲A降入甲B。
国内体育产业化,“恒大式”的资本推动是“王道”吗?分析人士认为,恒大并非游刃有余,虽手握大把钞票,国内引援也寸步难行,全运会思维注定这段姻缘走不远。另一方面,恒大找到了更有商业价值的运动——足球,遂抽身而退,将资金大力投向了中国男足,迅速两度拿下亚冠。
这让中国排球的职业化进程蒙上遗憾色彩。官方的表态是,中国女排联赛从来都不是职业联赛。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两年前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文件,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中国的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我们仅仅是在专业队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根据中国排球的实际情况面向市场,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法来操作这个联赛,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职业化的联赛。”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对外称,排球改革将三步走,向职业化联盟靠拢,最终实现公司化运营。这三步是:2015至2016年,尝试转变联赛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多元资本投入,扩展联赛市场;2017至2018年,加快推进俱乐部职业化建设,推出联赛俱乐部准入制,逐步实现球员自由转会;2018至2020年,简政放权,成立联赛股份制公司,实现管办分离。
“要把职业体育和全运会的体系分开,竞赛体系也要做相应改革。全运会怎么运作?联赛怎么运作?要分别考虑。我们也得客观认识排球项目在吸引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不能完全拿排球去跟足球和篮球比。但是,在排球项目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应该是做得到的。”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表示。
职业化的提法,几步走的改革战略,在包括排球在内的多个体育运动改革上被屡屡提及,却难动真格。刘文斌今年3月公开表示,2016-2017赛季将是中国排球联赛改革的过渡赛季,各项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计划将从2017-2018赛季开始,逐步实施联赛俱乐部准入制,同时改革排球竞赛体系。
排球超级联赛“超”在哪儿
第一届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已经进入开幕倒计时。排球超级联赛与以往的联赛相比到底“超”在哪里?这是球迷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记者看来,除了赛制改革、打破球员转会壁垒、扩充联赛规模等硬件条件外,给排球观众一个“超级”观赛体验,也将是全新的排球超级联赛的一个突出特点。昨天下午,中国排协排球联赛运营商、排球之窗负责人高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将以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光彩赛区作为一个试点,在11月5日于光彩体育馆举行的新赛季男排超级联赛开幕式和揭幕战上,通过声光电等手段,让来到现场的球迷体验到一种剧院般的“超级感受”,让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体验到一种“超级视觉”冲击。
在体育馆里营造剧院的观感
2017/2018赛季中国排球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其中,中国男排超级联赛开幕式和揭幕战确定于11月5日在北京光彩体育馆隆重上演。中国排协授权排球之窗力争把光彩体育馆的揭幕战做成一个模板,以便于在全国各赛区推广。高宏透露说,排球之窗将利用NBA中国赛等多项国际A级赛事的包装经验,结合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把新赛季的光彩体育馆打造成一个时尚的“光彩剧院”,“这绝对区别于足球和篮球,将是前所未有的”。
高宏说:“排球联赛就是我们的优质产品,我们要把好的内容呈现出来。观众认为什么最重要?不是金钱,而是时间!球迷们愿意在这个时间亲临现场,或者愿意在电视机前观看,我们就必须让人家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最佳的体验。”
据记者了解,新赛季光彩赛区排球超级联赛的赛场设施将进行升级和包装。比如,替补球员所坐的不再是长板凳,而是以排球为设计元素全新定制的座椅;整个光彩体育馆的馆内灯光也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比赛时现场播放的乐曲统一规范成联赛主题音乐,用灯光和音乐的配合烘托现场气氛,给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球迷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此外,一种名为“上帝之眼”的图像技术能使观众观看到球员360度无角的风采。
全明星赛营造世界级对决氛围
据高宏透露,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采取共享模式,让不少网络直播平台获得了联赛的新媒体版权,“非独家版权方式适合中国排球联赛目前的国情,同时,我们在传统电视媒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届时将让排球联赛全新呈现在观众面前。”高宏说,新赛季的全明星赛也将在上赛季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提高水准,营造出一种世界全明星对决的氛围。
从新赛季排球超级联赛首轮开始,联赛全明星投票就将在各种渠道相继进行,全明星产生的过程将贯穿整个联赛。高宏说:“新赛季全明星赛的举办地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将肯定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之中进行选择。届时,全明星周末将包括论坛、球迷日等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有世界级对决的全明星赛。”
“世界级对决”是什么概念?高宏解释说:“以往其他项目全明星赛就是自身联赛的明星们参加,而中国排球联赛职业化改革现在几乎就是一张白纸,这反而给了我们开创的巨大空间。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规则,宣传正能量,我们这次的全明星赛不一定就是中国联赛的全明星赛,我们正在联络国外高水平球队和球星,力争把本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全明星赛变成世界级排球明星对决的舞台,要让观众过足瘾,这才对得起超级联赛这个名称。”
据悉,为了把全明星赛办成整个超级联赛的华彩篇章,本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赛将在2018年4月下旬举行,也就是女排联赛和男排联赛冠军产生之后。
主题日比赛营造焦点话题
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以及CBA联赛等相比,刚刚开始职业化改革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扩大排球超级联赛的影响力,高宏认为,在目前的阶段,如果整个联赛平均发力并不现实,因此,要突出重点和特点,把精力合理地分配到一些可以形成焦点效应的单场比赛上。“通过和中国排协商谈,我们会在联赛中以主题日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高宏说。
“要说联赛每场比赛都有商业价值,那也难为现在的排球联赛了。但是,每一轮至少有一场是最受人关注的赛事,也许两轮中肯定会有一到两场球最具商业价值。于是,我们设计策划了主题日,男排和女排联赛各自预计有20场主题日,也就是整个联赛期间一共有40场主题日比赛。”高宏说。
排球联赛的主题日比赛,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足球联赛中的京沪大战、CBA联赛中的京粤对决,这些都是每个赛季球迷关注的焦点。高宏表示,针对主题日比赛,排球之窗将进行单独包装,“说白了,就是想尽一些办法把这些主题日比赛营造成焦点话题,做成一场‘秀’,而且要尽量‘秀’到极致。”高宏说。
朱婷能在国外打球,李盈莹为什么不能去?是天津不放人?还是没实力?
个人认为,现在的李盈莹完全可以胜任世界上任何一个顶级俱乐部的主力主攻手一职,所以李盈莹肯定不会存在“没实力”的问题。至于李盈莹至今仍然没能出国打球,主要的原因就是天津女排不肯放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天津女排不放人首先,王宝泉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说,17-18赛季之后,就曾有土超劲旅力邀李盈莹加盟。但天津女排以李盈莹还不够全面为由,婉拒了对方的邀请。仅凭这一点,就不仅证明了天津女排确实是不愿意放李盈莹出国打球,而且也证明了李盈莹当时的实力就已经得到了世界顶级俱乐部的认可。
其次,从22世联赛和22世锦赛上的表现来看,如今的李盈莹已经完美地成长为一名世界级的强力主攻手。而她极其出色的一传保障能力,更为其加盟国外豪门俱乐部,并成为主力主攻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问题就在于,天津女排连当时“还不够全面”的李盈莹都不肯放出国,现在他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让如今的世界级主攻手李盈莹出国打球呢?
当然了,我相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是哪个俱乐部,只要是转会制度允许,谁都不会轻易放走自己的当家球星的。所以说,天津女排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天津女排为李盈莹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李盈莹和朱婷所处的环境差异很大。天津女排的强大和职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李盈莹在国内女排运动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而天津市对排球运动的重视,更让李盈莹退役之后的前途充满了光明。最后衷心希望包括朱婷,李盈莹在内的每一位排球运动员都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