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趋势-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趋势分析
1.篮球的影响力有多大?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吗?
2.中国篮球如何发展
3.冲不出亚洲市场的中国篮球未来该如何发展?
4.中国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为什么都是大个子却没有后卫呢?
5.少儿篮球培训前景
篮球的影响力有多大?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吗?
篮球现在还无法超越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
常年参加篮球比赛的国家只有10几个,常年参加足球比赛的国家有200多个。男篮世界排名只有74个国家,其中有50多个国家积分还不到100分。那些很少比赛的国家里,大多还是业余球队。剩下国家里,重视的更是寥寥无几。男篮在国际篮联排名中排名第十,而全国篮球人口只有2000多人的韩国男篮排在20多名,输给中国70分的印度男篮排在40多名,中国台北也在40多名。
NBA在美国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商业化都远远不及NFL,离MLB也有一定的距离,在四大体育联盟中与NHL大致持平。而且人气如今大有被美国足球赶超之势,足球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推广度逐渐攀升。(足球是美国女子的第一运动)
足球
是人生的写照,一场球下来
跑的挺累,也许浑身是土,也许还会伴随着周围的嘘声或者掌声
但是却连一个球也没进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说这场球赛(或者人生)很精彩……
篮球
更像是麦当劳与肯德基
他们把食品用大幅的晰度照片贴在各处
伴随着环境的干净舒适
就好像……
篮球场上那一次次灌篮
总是叫你在用餐时,记住那一个个瞬间的精彩
而人生总是这样每人都时时精彩吗?
足球场上会有各种犯规、误判
但是足球比赛却从来不会通过录像的高科技设备
在事后进行纠错
这就是人生中的遗憾啊
也许你出门和她擦肩而过,就意味着你和一段美妙的人生说了再见……
相反
篮球的最后零点几秒的出手
甚至于两个裁判关于犯规的争执
都会通过技术台的录像设备纠正
人生会出现如此的公正吗?
因此
足球更加传统与写实,它更像是莎士比亚的悲剧,看过之后会流泪
篮球更佳的前卫与浪漫,它更像美国的大片“You jump。I jump……”
所以单说足球与篮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欣赏角度不
中国篮球如何发展
一、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8年为第五个时期,1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的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
4、全面规划,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
冲不出亚洲市场的中国篮球未来该如何发展?
冲不出亚洲市场的中国篮球未来该如何发展?
中国男篮的东京奥运会悬而未决,今后几年的国际大赛参赛资格也悬而未决。竞技体育如此残酷,如果不能进入东京奥运会,中国篮球至少在四年内与国际大赛无缘。 扼腕叹息之余,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可能是中国篮球应该利用这个时间做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这次中国男篮在“上牌”分组的情况下错过了世界杯16强和东京奥运会的直通资格,是我们没有发挥实力还是实力不足?
回顾本届世界杯中国国家队参加的五场比赛,被提及最多的是对波兰队的惜败,最纠结的还是那关键时刻的失误。 但是,竞技体育毕竟要看硬实力,发挥好坏影响的是比赛,但真正决定大赛成绩和未来走向的是球队的硬实力。
技术上,目前硬实力的缺失反映在联赛和国家队两个水平——我们的CBA联赛中,无法为球员提供足够对抗强度的比赛。 从CBA联赛选拔的球员,至今仍无法在国家队的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对抗强度,因此整体战斗力始终不如欧美豪强一步。
姚明率领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篮球被称为史上最强,但另一方面,在人员组成上,姚明、易建联、王治郅这样的实力在CBA脱颖而出,有进入NBA赛场的选手。 另一方面,虽然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等主要轮换选手当时没有打过NBA,但通过大量高质量国际比赛的积累,他们所能承受的对抗强度远远超过了普通CBA选手的水平。通过这样的组合,其代表队获得了与欧美强队较量的实力。 因此,要提高目前国家队的实力,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联赛层面,姚明、易建联这样的天才遇到求之不得的情况下,比较踏实的做法是提高CBA联赛的体水平。 以目前这支国家队为例,除易建联外,只有周琦有短暂的NBA经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完全CBA产品。
这几年,CBA联赛的水平实际上有所提高,但联赛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员结构、实力不均的问题。与此同时,联赛强弱队实力差距过大,球员移动频率不高也是客观原因。 按照现有规则,球员的转会要从很大程度上看原球队的意志。 这个模型决定了顶级选手的流动不多。 弱队希望通过交易加强队,迅速提高成绩。 反而,请以较大的价格直接对外援助——。 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回顾首场小组赛的最后两场比赛,面对波兰队,中国国家队关键时刻失误和篮板球脱离情况持续,对抗激烈,与体能不透支无关。 面对委内瑞拉队,中国国家队有身高优势,抢篮过程中身体对抗不出色,丢篮问
未来几年,中国国家队通过国际赛场锻炼队伍和运动员的机会将相对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在以耐心、更规范的制度提高联赛整体水平的同时,国家队更多地迎战国际强队,提高比赛经验和对抗强度,为下一个周期甚至更长远的中国国家队做准备,可能是这一时间的当务之急。
中国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为什么都是大个子却没有后卫呢?
第一,我们选人的方式。
我们通过测量年轻球员的骨骼来发现天赋,然后只招募那些将来会长高的孩子,所以有天赋的年轻球员错过了机会。过去,我们依靠这种选人和人口优势的方法,统治了亚洲几十年。然而,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完全落后了。目前男篮已经基本丧失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二是缺少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后卫比培养一个中锋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后卫球员每天的练习非常重要。但是中国人均体育场数量太少。相对于各种需要场地和基础设施来培养的人才,只有一种人才不需要任何场地和设施来提高,那就是身高。所以我们重点培养的是大人物。这在以前是受我国国情限制的,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缺乏一个完整系统。
欧美青年联赛比我们体校系统更容易找到篮球人才。虽然大学里的古巴现在有一个完美的竞争体系,但它没有高中和小学的联赛支持,也不可能提供大量能打cba的新秀。比如在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相应级别的联赛来支持下一级联赛。体校模式培养出来的球员虽然不错,但是更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却无法施展才华,找不到。如果一个后卫球员的天赋在小学没有被发现,那么他的天赋在初中就会被经过专业训练的体校球员击败,永远不会脱颖而出。所以有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所以nba顶级后卫基本都是本土或者欧洲人,中锋可以靠天赋快追,比如大皇帝,比如奥拉朱旺,但是后卫不能快追。
最后,整体训练水平差。
一到了休赛期,我们国家所有的好球员都跑到美国去了。为什么?是因为那里的训练环境和条件比我们好很多,而我们送去训练的小球员,大部分都是测过骨龄,预测会成为大个子的球员。现阶段,中国篮球靠自己的训练和青训体系,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世界级的球员。要成为世界级球员,去美国训练和比赛是必须的。我国体育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没有专门的教练、体能教练、营养师、分析师、球探等可以快速提升球员水平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我们的球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与世界级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弯道超车的方式只有美国专门训练过。
姚明多年来在媒体上说,他的梦想之一是中国能够找到新的方法在年轻人中找到有天赋的球员,包括优秀的后卫球员。姚已经迈出了他梦想的第一步。就在去年,中国篮协第一批“精英项目”年轻球员去了美国。
少儿篮球培训前景
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业过重,短视化、功利性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不仅导致孩子学习压力过大,还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将从根源上进行治理,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让青少年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为此,在“双减”背景下,参与体育运动将成为青少年成长中比不可少的活动。篮球作为普及率最高的体育项目之一,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发育,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在“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将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不再每天在作业上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中。篮球运动作为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将会获迎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