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围棋比赛-城市围棋联赛规则
1.太原青年宫围棋好不好
2.求2012,2013全国围棋丙级联赛规程
3.围甲和围乙是什么?
4.围棋手的收入
5.围棋比赛是怎么进行的?分几个阶段
太原青年宫围棋好不好
好。青年宫位于太原市桃园一巷西口,占地面积200亩, 建筑面积2. 4万平方米,根据资料查询,8月14日,第十三届山西省“金厦杯”业余围棋联赛在忻州遗山棋院落下帷幕,孟祥龙所在的太原市青年宫队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太原青年宫围棋还是很好的,很适合年轻人学习。
求2012,2013全国围棋丙级联赛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白子各180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下子。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第八条 活棋和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第九条 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又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十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十一条 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二又四分之三子。
第十二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 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 限。 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 结束。
二、读秒 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 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 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 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钟时各报秒一次。 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 X 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 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 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 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十三条 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 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 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十四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 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十五条 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十六条 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己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三章 裁判法
第十七条 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
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系掉落,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1.移动之子挪回原处;2.移动之子有效;3.和棋4.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第十八条 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九条 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二十条 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如图3所示的“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 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把如图8或类似的情况作为不能终局的理 由。
第二十一条 终局
一、轮走方确认终局,着手随之弃权,如对方不同意终局,可再下子。此时弃权方恢复着手权利,对局继续进行,直至双方确认终局。
二、双方都表示终局后,如棋盘上尚留有双方可争之点,按双活处理。
三、对棋和活棋的确认,必须对局者双方意见一致。如有争议,以实战解决。
第二十二条 封棋
续弈时,封局方必须按封棋的点下子。如封棋之点已有棋子时,判弃权一次,轮对方下子。
第二十三条 计时
在有计时制的比赛中:
一、一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判其弃权作负。
二、双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则判双方弃权作负。
三、一方或双方迟到均未超过规定时间,则在一方或双方时限内分别扣除各自的迟到时间。
四、提子时,必须把棋子提清后方可按钟,违者劝告或警告一次。但在读秒时,提子不计时间。
五、对局者用时(包括读秒)超过时限,一律判负。
六、读秒时间棋手离席,裁判员应按规定继续读秒计时,超时判负。棋手如急需离席,须在对方思考时提出,并征得裁判员同意,但每局只限一次。
第二十四条 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在比赛中,无故中途退场,警告一次并申报大会组委会。
二、对局者如有妨碍他人思考的行为,给予劝告或警告一次。
三、对局者在比赛未终局时,查阅资料或与他人交谈棋势者,根据情节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第二十五条 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二十六条 比赛种类
一、个人比赛
二、团体比赛 有两队以上参加,每队人数相同,通过事先规定的比赛方法决出名次或分出胜负。 团体赛有:分台定人制、分台换人制、临时定台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全国团体比赛一般采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的段位高低或棋艺水平排定台次,台次排定后不得更动。 在有替补队员的团体赛中,替补细则由比赛大会另订。
三、段、级位比赛 段、级位赛是考核棋手棋艺水平的比赛。根据比赛的局数和胜率,可以评定段、级位或升段、升级。我国的段位制分国家段位和地方段位两种。国家段位从初段至九段,九段最高;地方段位从初段至六段,六段最高。段位以下是级位,从9级至1级,1级最高。
第二十七条 比赛办法
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赛程的长短。可采用不同的比赛办法。
一、淘汰制。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凡被淘汰者,即失去续赛资格。 淘汰制比赛适用于人数多,赛程短的情况。
二、循环制。由一个棋手(队)与参赛的其他棋手(队)逐个轮流进行比赛。 循环制适用于参加人(队)数不多,赛程又允许的情况。 循环制通常采用一局制,也可采用每个对手下二局的双循环制。
三、积分编排制。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四、多局决胜制。适用于两个人的比赛,一般是三局两胜制、五局三胜制、七局四胜制、或十局制。
五、全队循环制。适用于两个队的对抗赛,即一方队员逐一和另一方所有队员轮流对弈。
六、擂台赛。用打擂台的方式进行团体对抗。 参加擂台赛的双方人员,必须依次排好顺序。打擂台的方式为每次只赛一局,负者淘汰,胜者接着和对方另一人比赛,凡一方最后一位棋手败北,擂台赛即结束。
第二十八条 成绩计算
一、个人赛 记分办法。每局棋的结果,在成绩表上,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者各记1分。
名次确定: 1、采用循环制的比赛,计算成绩时根据个人积分排定名次,积分高者列前,如遇积分相同,则按下列原则依次比较,并区分名次。 A、累计个人所胜对手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进行相互比较,分数高者列前。 B、整个比赛,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C、名次并列。 D、如名次不允许并列,应加赛或抽签区分名次。
2、在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采用比较总得分的方法区分名次,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总得分的计算公式为:总得分 = 个人积分 + (对手积分总和 / 1/2最高积分 - 轮次数) 如总得分相等,则按上项B、C、D三条区分名次。
二、团体赛 记分办法,团体赛每人局分的记法和个人赛相同。每场比赛根据两队间局分的多少记场分。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名次确定: 1、在循环制的团体赛中,各队所得场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场分相等,局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局分相同,比第一台棋手的局分,高者列前;以下依台次相比,如全部一样,允许并列。
2、在积分编排制的团体赛中,团体成绩根据总得分的高低区分名次,总得分为: 总得分 = 场分 + (对手场分总和 / 1/2最高场分 - 轮次数)。 如相同则依循环赛顺序区分名次。
三、区分名次的加赛 如比赛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安排加赛。加赛的细则,包括局数、时限、团体人数等。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先规定。
第二十九条 棋手退出比赛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二、在循环制比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以下弃权的各局,都作对手胜。
三、在积分循环制的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各轮比赛,不再编排。 计算与该棋手已赛过的对手的办法:已赛部分积分有效。未赛部分应为A(即:积分/已赛局数)*未赛局数。A如大于1,则按1计算。
四、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未赛部分均作对方胜。
第五章 竞赛组织及其他
第三十条 竞赛组织
根据各种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处理竞赛中的问题,做好比赛善后工作。
比赛的筹备工作主要是:
一、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相应数量的裁判员,并指定裁判长。如裁判员人数较多,也可增设副裁判长。
二、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的方法和赛程。
三、准备比赛的场地和器材。
第三十一条 裁判长的职责
一、草拟本次比赛的补充规定,提供组委会讨论通过执行。
二、组织裁判员学习规则和规程。
三、对裁判员明确分工,对严重矢职的裁判员有撤消裁判资格的权利。
四、主持比赛的首轮抽签,监督比赛的编排及成绩公布。
五、检查比赛场地、设备及用具。
六、及时处理裁判员上报的各种问题,处理竞赛工作特殊事例。
七、比赛结束后,向大会宣布比赛优胜名次。
八、做好赛后总结,对裁判员写出评语。
九、维护赛场纪律,倡导优良赛风,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第三十二条 裁判员职责
一、裁判员应熟悉规则,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执行任务。
二、执行竞赛规程,围棋规则和赛场纪律。对犯规或违纪的棋手及时做出公正的判决。
三、负责比赛的监局、记录、计时和计算胜负等工作。
四、及时公布比赛成绩,正确做好编排工作。
五、对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裁判长。
六、不做任何妨碍棋手比赛的动作,不对未完的棋局进行议论探讨。 七、裁判员有及时较对比赛钟准确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 比赛器材
一、棋盘 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25--2.35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2.5厘米,盘面外侧留有2厘米。
二、棋子 标准围棋子的直径2.2--2.3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三、计时钟 围棋比赛计时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能够一停一走或同时停止的专用棋类比赛钟。
四、秒表 读秒使用一般的秒表。基层比赛也可用手表代替。
第三十四条 本规则的解释权属国家体委。
围甲和围乙是什么?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和中国围棋乙级联赛。
除了第一年只有一轮之外,以后的每届比赛都有两轮22场,每个俱乐部可以派出6名队员之中的4名参赛。队员并不限于中国棋院所属棋手,大量韩日外援现身于甲级甚至乙级联赛。
2020年8月24日,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正式开幕。 2020年12月23日,2020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在成都结束,江西金达莱队夺得冠军 。
2021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于2021年5月6日正式开幕。
摘牌制度
2015年底就已经形成了改革的意向。在2016年四月本赛季围甲联赛长兴站的开幕式上,已经与各队进行了沟通,在重庆丰都站比赛期间又进一步提出了初步方案。
目前(2016年)围甲联赛中各队一般是5到6名队员,每轮4人上场。现在(2016年)已经确定的转会方案是每队可以保留4个人的基数,然后将其他一至两名队员挂牌。
转会采用倒摘牌的形式,也就是2016年乙级联赛的第三名第一个摘牌,以此类推2016年甲级联赛冠军第14个摘牌,通过激活相对闲置的人力资源,更有利于均衡各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联赛的竞争性和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下棋。
围棋手的收入
这是2011年3月的一篇报道,供LZ参考:
围棋职业选手收入调查
在中国,“收入”是大家很感兴趣的敏感话题,无论哪个行业,都有一种比较心态,特别是本国不同行业收入的比较,更牵动大众的神经。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用不同国家的相同行业来比较一下或许更为轻松也更有趣味。围棋是一个相对好比较的行业,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棋手的收入最主要的部分是比赛的奖金与对局费,这些都是完全公开的。职业棋手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一样,人与人之间在收入上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倒是没有人质疑顶尖职业棋手的高收入是否不合理。
日本棋手“窝里横”就有高收入
作为竞技项目,棋手要取得高收入,一定要有过硬的真功夫,绝对不能靠运气,更没有所谓的“潜规则”。围棋比赛的冠军拿得越多,收入自然越高,问题是在国内比赛中,有可能拿冠军的看上去可能有30人左右,但实际上冠军往往都集中在几个一线顶尖高手中,更不用说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性比赛了。
围棋与其他职业化程度高的体育项目一样,都是贫富悬殊,中国的顶尖高手在中国算得上是富翁,而大多数底层棋手的收入却只相当于普通白领。2009年是中国顶尖围棋手收入最高的一年,古力在各项大赛中拿到的奖金据统计达到700万元,在当年的中日韩顶尖棋手中收入排名第一,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上交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之后,古力拿到手的奖金约为250万元。如果将古力的其他收入如围棋甲级联赛等计算在内,2009年古力的总收入有300多万元。像古力这种年入300万元的中国棋手是极为罕见的,即使是古力本人,实际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的情况也仅出现一次而已。2009年能拿到这么多钱,主要原因是古力当年一口气拿下了3个世界冠军,国内比赛的冠军也拿了不少。
由于日韩棋手的税和管理费都没有中国棋手这么高,因此若是按个人实际收入来计算,2009年古力的收入肯定不如日本棋手,收入也成不了围棋界的“世界第一”。日本棋手这些年战绩糟糕,在各项世界比赛中往往连8强都进不了,更不要说世界比赛的奖金,就算是世界比赛的对局费他们也拿得不多,但日本顶尖高手的年收入却总是超过中国甚至是拿过多个世界冠军的韩国高手,因为日本国内最大几项比赛的奖金不亚于世界性比赛,日本的顶尖高手虽然面对中韩高手时难有胜算,但他们只要能够“窝里横”,年收入就往往不会少,这也是日本棋手相对更为重视国内比赛的真正原因。
中国棋手实际收入低于日韩
世界围棋手年收入前10排名实际上就是中日韩三国顶尖棋手的收入排名。2010年世界围棋收入谁最高呢?有人根据公开的资料作了统计,日本棋院的张栩九段以844万元人民币高居榜首,他的实际收入约为650万元人民币。排名榜前3位都是日本棋手,排名第2的山下敬吾九段的税后收入约为620万元人民币,第3名井山裕太九段税后收入约为396万元人民币,中国的孔杰九段排在第4位。2010年孔杰拿了3个世界冠军,他的税前收入约为395万元人民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之后,实际收入约为190万元人民币。韩国排名第一的李世石去年实际收入约308万元人民币,但他的税前收入比孔杰少10万元人民币,因此只能屈居孔杰之后排名第5。
中国棋手的实际收入要比日韩棋手低很多,因为中国棋手在世界性比赛中得到的奖金除了要交所得税外,还要交中国棋院的管理费,以前中国棋手所获国际性比赛的奖金,实际到手部分只有奖金总额的28%,近两年中国棋院对管理费标准作了修改,现在棋手大概最终能拿到奖金总额的三分之一。对中国棋手来说,如果仅算经济效益,拿国内高奖金比赛的冠军更合算。例如,拿15万美元的世界大赛冠军奖金,真正到手的钱与国内一个40万元人民币的比赛冠军奖金差不多,国内比赛的奖金可能还多一点,因为国内比赛的奖金不用交中国棋院管理费。
在世界围棋界的十大“富豪”中,日本棋院棋手占了6名,中国棋手仅占两席,他们是孔杰和古力,韩国也是两人——“大李”李昌镐与“小李”李世石,李昌镐以130万元人民币实际收入排在第10位。
韩国棋手靠国际大赛“致富”
世界职业围棋棋手收入前10名每年都不一样,但在前10中位居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日本棋手,但这并不表明日本棋手的世界比赛成绩好,而是他们的国内比赛多、奖金高,日本大三冠(名人、本因坊、棋圣)的比赛冠军奖金竟比世界比赛的冠军奖金还高。再深究起来,日本的职业围棋历史最长,发展最好,最近这30年来围棋虽然在日本的人气不足,但其高尚地位却一直得以保持,再加上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实力也能支撑围棋比赛的高奖金。
中国去年的GDP总量虽然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富裕程度还是不及日本。日本赞助围棋比赛的企业比中国多,投入的资金也比中国企业多。甚至还有日本企业或团体赞助中国的比赛,但从未听说有中国企业去赞助冠名日本国内的比赛。
韩国顶尖棋手的年收入虽然不及日本棋手,但以前一直远超中国棋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最近这十几年,韩国棋手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直到最近这几年中国棋手实现了突破,世界围棋的格局才大为改观。最近这几年,中国顶尖棋手拿了不少世界冠军,如古力和孔杰的收入已与韩国顶尖高手有得一比了。韩国有一些大企业赞助围棋世界性比赛,但韩国的国内比赛奖金并不高,不要说和日本的国内比赛奖金相比,甚至还不如中国国内的比赛,因此,韩国棋手如果拿不到世界冠军,他们的年收入将不如中国棋手。
中国棋手奖金“含金量”最高
虽然中国棋手的年收入远远不及日本棋手,实际到手也不如韩国棋手,但他们收入的“含金量”却要高于日韩棋手。首先是中国的物价除了房价外,其他还相对便宜;其次,中国顶尖高手的年收入与中国人的平均年收入相比已经高出许多,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幸福感”这个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棋手的“幸福感”应该是最强的。
光比顶尖棋手是不够的,要全面看三国棋手的收入,最主要还是要看一般棋手的收入,这更能说明三国围棋的本质问题。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日韩特别是韩国棋手都很羡慕中国棋手,说中国棋手收入稳定且有保障,用中国棋院前院长陈祖德的话来说就是:“中国棋手正享受着市场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带来的各种好处。”以中国国家围棋队棋手为例,无论编制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式棋手,还是编制在地方队的集训队员,每人在北京中国棋院都可享受一间免费宿舍。另外,国手们每个月有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发给的固定工资和伙食、训练津贴,钱不算很多,但棋手的日常生活就没有多少后顾之忧了。按中国棋院领导的说法,中国的国手以及能参加中国甲级联赛的一线高手(60多人)目前的综合条件和生活待遇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而日韩棋手几乎没有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生活补贴和保障。
但中国一线棋手之外的那些底层棋手,收入就很一般,他们实力不足,也没有名气,平时比赛的机会很少,只能靠其他途径谋生,他们或许在转型后过得更好,或许还在棋坛苦苦奋斗,各人都有不同的境遇。而日韩的职业棋手都属于棋院,即使是成绩不佳的棋手,生活也能较为安定,因为他们都可以参加比赛,拿对局费和津贴,再不济还可以通过讲棋得到一些收入。
围棋比赛是怎么进行的?分几个阶段
围棋比赛,如果是个人赛的话一般分循环制、淘汰制、积分编排制以及混合赛制等,主要根据参赛人数而定.如果只有两个人,还有番棋制.循环制又分单循环、双循环和多循环;淘汰制又分单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更多的是以上几种的混合赛制,像日本的七大棋战,一般是淘汰赛加循环圈再加番棋挑战.
团体赛的话一般有锦标赛,擂台赛,联赛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确定用哪种规则(日本规则、中国规则或者应氏规则),用时制(包干、读秒等等),以及其它诸如抽签、猜先、违规处罚等等细节规定.